關注微信
小程序

“鐮刀彎”玉米調整區(qū)的農民如何求變

作者:馬玉 吳晉斌 本站發(fā)布時間:2017年05月08日 收藏

  今年,是種植結構調整開始后的第二個春耕。在2016年已經調減近3000萬畝非優(yōu)勢區(qū)玉米種植的基礎上,2017年將繼續(xù)調減1000萬畝左右,退出的玉米改種市場需要、效益較好的其他作物。然而對“鐮刀彎”地區(qū)的不少農民來說,半輩子都指望著種玉米賺錢,不種玉米種什么?賠錢了怎么辦?種植習慣之所以難改變,就是源于對收益風險的擔憂。經過去年一年的探索,他們做了怎樣的嘗試,結果如何,今年又將做出怎樣的選擇?這不僅對其他種植戶有借鑒價值,更為今后調結構應做好哪些方面的服務和引導提供了參考。

  

  資料圖

  “價格跌到了每斤7毛2,再等等看吧。”山西省大同縣西坪鎮(zhèn)唐家堡村村民王勇一直緊捂著11畝玉米的糧袋子,舍不得賣,盼著價格有所回升時再出手。

  “量小了可以等,種植大戶可等不起,能賣掉就知足了。”出于600畝土地流轉費的考慮,山西省陽曲縣大盂鎮(zhèn)上原村村民楊喜桃接受了每斤玉米0.6元的收購價。

  “市場行情會越來越不好,還是盡早出手。”同在晉北地區(qū)的山陰縣北周莊鎮(zhèn)鄭莊村種植大戶曹玉桂有著一定的市場敏感性,在秋收后很快把3000畝的玉米以每斤0.65元的價格賣掉了。

  2016年,玉米產量過剩帶來價格持續(xù)跌落,再次讓玉米種植戶們領略了市場“嚴冬”的寒意。

  位于“鐮刀彎”玉米結構調整區(qū)的山西農民如何度過“嚴冬”?在種植結構調整中有什么好辦法?就這些問題,記者在春耕時節(jié)奔赴晉中晉北兩個生態(tài)區(qū)采訪了相關種植戶。

  挫折:試了3種作物還是放棄了

  2010年,曹玉桂帶頭在村里成立了正泰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,入股社員223戶,入股土地**輝煌時達到4500畝,如今還有3000畝,合作社主要種植籽粒玉米。

  “價格跌到1元以下就沒再起來,國家對價格的調控力度變得小了。”作為種植大戶的曹玉桂意識到這樣一個信號:玉米種植回歸市場,種什么、種多少不能再盲目跟風,得根據市場決策了。

  2015年,曹玉桂開始了自己的小步伐種植結構調整。為什么叫小步伐?他解釋說:“風險太大,不允許大規(guī)模地變,只能搞個試驗田,即便虧了也不影響社員的利益。”

  規(guī)?;N植不同于一家一戶,對市場的依賴程度更高,風險也更大。曹玉桂選擇差異化小規(guī)模調整來應對市場的變化。

  “2015年我種了500畝的‘張雜谷3號’和‘張雜谷5號’,平均畝產500斤,秋后以每斤不到兩元的價格賣給了收購商。”他說,除了產量、價格不高外,種植谷子還很費工,機械化程度遠不如玉米。

  試水種谷子沒有實現預期的收益,曹玉桂又試種了馬鈴薯,因為技術原因再次擱淺。開始開展“糧改飼”試點后,他沒有直接改種青貯玉米,而是選擇先了解市場需求,希望通過簽訂訂單來決定種植作物。

  “一噸青貯玉米收購價是280元,當地的畝產在3噸左右,除去成本基本沒什么利潤。而籽粒玉米畝產量能達到1500斤,成本在500元-600元,土地流轉費要300元,按每斤0.65元的售價算,1畝地還能掙100元。對比下來,種籽粒玉米還是有利可圖的。”在與周邊的養(yǎng)殖企業(yè)和養(yǎng)殖農戶對接后,他還是放棄了改種青貯玉米的想法。

  沒了價格優(yōu)勢,只能以規(guī)模化來獲利,成了曹玉桂試錯后的保險之舉。“但這只能勉強維持,不是長久的辦法。”他還在繼續(xù)琢磨種啥掙錢。

  嘗試:從政策中找種植結構調整的風口

  “一頭連著社員的土地,一頭面對不確定的市場行情,對于結構調整,種植大戶只能瞻前顧后。”小規(guī)模的嘗試也是楊喜桃規(guī)避種植風險的辦法。

  不同的是,楊喜桃在觀察市場的同時,還在注意著政策的變化,以期在政策風向中找到合適的種植方向。

  改種谷子就是在玉米價格下滑后根據政策作出的決定。他說,今年,國家提出要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(qū)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(qū)的政策支持,而以谷子為主的雜糧無疑是山西的特色,更是山西的優(yōu)勢。

  春播前,山西省農業(yè)廳又出臺了種植業(yè)的工作要點,明確了要以谷子、莜麥、蕎麥、高粱、豆類為主要品種,打造農產品優(yōu)勢生產區(qū)。

  透過這些政策,楊喜桃看到了種植結構調整的一個風口,雖然相關政策利好不會在短期內釋放,但在他看來,這是針對市場的有效應變。

  這些天,通過山西省農科院技術專家的指導,楊喜桃在200畝的土地上播種下了“晉谷21號”,其余400畝還是照往年一樣種了玉米。

  “比如改種用來釀酒的高粱就是一個方向,不僅需求量大,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取自山西,這說明了我們的高粱品質好、有市場。”在山西省農業(yè)廳工作人員對種植業(yè)政策的解讀下,曹玉桂也開始在500畝的旱地上換種“晉雜”系列的高粱。

  獲益:找對路子讓農民不再糾結

  “種了半輩子玉米,都指望著玉米掙錢,也想過改種,但不敢拿效益打賭,終究沒有下定決心。”2016年,在變與不變的糾結中,王勇還是種了11畝玉米,選擇了6畝地試種黃花菜。

  “結果玉米都沒賣出去,黃花菜掙了3萬多元。”看著地里的黃花菜苗,王勇多了一些信心。

  這樣的糾結也曾發(fā)生在種植大戶張順寶身上。“1畝黃花菜產量在3500斤至4000斤,去年的地頭價是每斤3元,拋去用工的費用,能掙近1萬元。”他說,這樣的收益很誘人,但高收益和高風險是并存的。種植結構的改變就是農民種植習慣的改變,習慣的背后是對風險**小化的考慮。

  找到信心就能消除這樣的顧慮,在張順寶看來,信心源自于找對市場。“這里水澆地多,很符合黃花菜的生長特性,加上它在北邊地區(qū)的稀缺性,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。”

  信心還源自于政府的扶持。大同縣對黃花菜種植每畝補貼500元,農民購買種苗全部補貼。還給黃花菜上了農產品險,險資由政府出200元,農民出100元,一畝地**高保額可達5000元;并從去年開始試點價格險,市場價低于每斤18元時由保險公司賠付差價。

  在1畝黃花菜等于10畝玉米的收益、政府扶持和保險兜底的三重前提下,王勇在11畝地的種植選擇上終于不再糾結。張順寶也把玉米全都換種為黃花菜,并聯合30多戶村民,流轉了316畝地,成立了順民黃花合作社。他成了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,合作社去年收入達到了100萬元。

  農民的信心增加了,玉米種植面積自然就減下來了。2017年,唐家堡村的玉米播種面積將從2000畝減少到1000畝。這也為地處“鐮刀彎”區(qū)域的大同縣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帶來了契機。

  無論是找尋結構調整的辦法,還是找對種植的產業(yè)方向,可以說主動找尋市場需求、把握政策信號已成為山西的種植農戶迎接農業(yè)供給側改革、應對市場變化的理性認識。

分享到:
新聞來源地址: http://www.farmer.com.cn/
  • 暫無評論
加載更多